資產負債表是顯示公司在某個特定時間點的財務狀況,例如:2023 年 12 月 31 日這個時間點的財務狀況。
單一的資產負債表可能提供一些公司過去的表現狀況,但只有跟之後公佈的資產負債表及損益表做比較,才能進行有意義的研究。
資產負債表的意義
基本的意義,其實就是公司在特定時間點,「擁有」多少及「虧欠」多少。
公司「擁有」的部分,顯示在「資產」類別,包含:
- 有形資產。
- 現金。
- 投資的款項。
- 別人積欠公司的金額。
- 無形資產(例:商譽)。
公司「虧欠」的部分,顯示在「負債」類別,除了債務之外,還包含其它各種準備金、股東權益等,包含:
- 應付帳款
- 債券
- 票據
- 準備金
- 股東權益
關於股東權益
股東權益列在負債的部份,以股本(Capital)和公積(Surplus)呈現。
這個項目列在負債的原因,是因為它們代表公司虧欠股東的款項。
但如果把股東權益視為資產與負債之間的「差額」,會是更好的想法。
基本的資產負債表示意圖
資產 $5,000,000 | 負債 $4,000,000 |
股本和公積 $1,000,000 | |
合計 $5,000,000 | 合計 $5,000,000 |
也可以想成:
資產 | $5,000,000 |
減負債 | $4,000,000 |
股東權益(股本和公積) | $1,000,000 |
結論
資產負債表當中的總資產永遠等於總負債,因為股東權益(股本與公積)這個項目,是經由計算所取得,能夠讓兩邊平衡(相等)。